很多時候,有人選擇做一些事情,在他人看來,是難以理解,甚至“難以理喻”的。已逾花甲之年的王光輝,在無需名利時,選擇一條新跑道重新向上攀登,便是如此。
2019年的勞倫斯年度最佳體育時刻獎,頒給了69歲的無腿登山家夏伯渝。
這是繼姚明、劉翔、李娜之后,第四位獲得世界體壇影響力最大、被譽為體育界“奧斯卡”——勞倫斯獎的中國運動員。
夏伯渝在44年前因為將睡袋讓給了隊友,導致凍掉了雙腳;而在接下來的43年中,珠穆朗瑪峰曾經四次拒絕了他。
終于在第五次,夏伯渝成功登頂。
同樣也是在2019年,同樣年逾花甲的王光輝,創辦深圳聚德壽科技公司,進軍他未曾涉足過的傳感器行業,開啟第二次創業新征程。
而在短短的1年之后,2020年1月15日,國家工信部將“2019年工業強基傳感器一條龍示范企業”頒給了深圳聚德壽。
01、再出發的跑道
傳感器行業并非我國的強項,但從“強基”這一詞中,可以看出國家的用意和該行業的重要性。而對于一直致力于“中國智造”的王光輝來說,在創辦了以陶瓷技術為主的翔通光電后并未滿足,在吉林攻大學汽車發動機專業、畢業后留校擔任內燃機工程系導師的他,從未減少過對中國汽車、摩托車工業的赤子情懷。
一次同學聚會、幾顆對中國制造業的熱切的心,一拍即合,依托在陶瓷加工上的技術和經驗優勢,選擇了傳感器制造作為他們切入汽車摩托車工業的契機。
在汽車摩托車制造行業里,最難的配件制造之一,就是傳感器。目前中國的汽車摩托車制造企業大部分采用的是國外的傳感器,說國外企業壟斷了這個行業也不為過。
“我就想在傳感器這個細分市場把國外品牌PK掉!”這就是王光輝再出發的初衷。
02、艱難困苦從頭越
雖然有專業功底,但要在一個未曾涉足過的領域成就一番事業,并非易事,更何況是目前國內整體薄弱的產業。
最初的難題就是團隊建設。做什么事都離不開人,團隊打造,特別是研發團隊的打造是聚德壽成立之初的首要重點工作。雖然深圳本就是人才聚集之地,但技術人才本就是各大企業的“香餑餑”,王光輝親自參與了人員招聘工作,先確定目標人才,再一個一個地約談,甚至“三顧茅廬”,王光輝對行業的熱愛和情懷、他對聚德壽未來發展的清晰規劃,讓17位志同道合的專業人才聚集一堂,聚德壽的研發團隊成立了。這17人均在相應崗位上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,有了他們的加盟,聚德壽在成立伊始就實現了通用件和定制件(智能氧傳感器)的齊頭并進。
產品研發和正式投產也非易事。王光輝回憶跟玉柴的故事時,感慨萬千。一輛汽車需要100多個傳感器零件,其中大部分只能依靠進口,王光輝帶領技術團隊,多次與玉柴的技術和配套部門溝通,終于拿到了其中一個零件的供貨權。這個機會來之不易,聚德壽上上下下挽起袖子加油干,幾十次的反復試制、改進,最終,這個傳感器零件與玉柴商用車成功匹配。
這是聚德壽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突破,也是一個“國貨自強”的典型案例。
但不是每個企業都愿意給聚德壽機會,對于許多整車廠來說,慣性思維上就會覺得只有進口件有質量保證,從而不愿意采用“沒用過”、“有風險”的國產傳感器配件,王光輝的銷售團隊為此常常碰壁。為了打破被進口件壟斷的壁障,改變制造商對國產傳感器的固定印象,聚德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:比如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經驗直接開發機加工設備,再比如完全按照汽車制造的質量保證體系來做品控……
努力的人一定會有回報。如今,聚德壽已經達到了400萬支壓力傳感器、350萬支氧傳感器的年產能,并與大部分國產品牌的摩托車企業建立了合作,還為汽車領域的濰柴、玉柴等知名汽車制造商供貨。
03、聚“德”與聚“壽”
2020年1月15日,深圳聚德壽榮獲“工信部2019年工業強基傳感器一條龍示范企業”的榮譽。這是國家對聚德壽的肯定,也是對聚德壽實力最好的詮釋。
一個國家級榮譽,為什么會落到一個成立不到一年的企業頭上?一方面是因為行業的發展性,一方面與其產品力掛鉤,更深層面的,則得益于他們的企業文化和王光輝清晰的發展思路。
先來說說企業文化。王光輝信佛,但聚德壽的企業管理并不佛系,在企業文化的打造上,他有著自己的想法。每月兩次的企業文化培訓、每周一次的國學講座,向善、樂業的思想潤物細無聲地潛移默化著每個員工;而面對制造的嚴格要求、面對激烈的市場搏殺,“狼文化”又奇異地在聚德壽生根發芽。
在企業發展思路上,“成為行業內的一流制造商,為世界相連貢獻價值。”是聚德壽的終極愿景。作為企業的掌舵者,王光輝對企業的發展和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。他清楚一個企業從無到有,從有到強的發展路徑,并大步地向著目標躍進。
聚德壽有著明確的目標:成為中國的“傳感器之王”。王光輝希望能在五年內讓企業上市,讓聚德壽的資本和規模更上一個大的臺階,并隨之向海外市場輻射。傳感器本來就廣泛地應用于很多領域,比如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醫療系統等,這些行業也清楚地標注在了聚德壽的未來藍圖上。
若要問一個登山愛好者:為什么要去攀登?
他大概會用英國探險家馬洛里那句著名的“因為山就在那里”來回答你。
對于王光輝和他的聚德壽而言,或許也是如此。
(編輯:xuyongjie)